【欧洲历史】南斯拉夫的发展史 泛斯拉夫主义是一战导火线
- 发布者 admin
- 日期 2021-01-09
在二戰以後設立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政權,曾高舉國際主義旗幟,尊重各民族語言、宗教、文化差異,鼓勵民族文化事業發展,並且一改社會主義國家極權傾向,多次向地方分權,大致維持了文藝創作和言論自由。在南斯拉夫總統約瑟普·布羅茲‧鐵托(Josip Broz Tito)存世的多篇演說和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多份黨內文件中,還能依稀看到一個文化智商高度發達的國家和它的領導者的身影。然而,南斯拉夫的民族融合與分權,最後經不起經濟下滑的挑戰,並在再次集權的嘗試中土崩瓦解。南斯拉夫是國家建構(state-building)失敗的經典案例,可以警示那些設法提高文化智商、承認民族差異的行政者,要清楚意識到成敗的臨界點在哪裏,特別是如何建設能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存活的文化智商。
前南斯拉夫各加盟共和國。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是塞爾維亞的自治省。(作者提供)
巴爾幹地區的幾個互相殘殺的民族,其實大同小異。克羅地亞──塞爾維亞──波斯尼亞語(Serbo-Croat-Bosnian) 以及黑山語 (Montenegrin)實際上是同一種語言(舒特方言,Shtokavian)的四個分支,其結構、文字基本相同,相互溝通無甚問題,然而波斯尼亞語因為鄂圖曼帝國影響而夾雜土耳其、阿拉伯語詞彙,而且在歷史上四語書寫方法不同:克羅地亞語是拉丁字母,塞爾維亞語和黑山語是西里爾(俄語)字母(目前逐步改為拉丁字母),波斯尼亞語是阿拉伯字母(“Arebica”,十九世紀末改為拉丁和西里爾字母)。主要的差異體現在宗教上。除波斯尼亞主要人口為伊斯蘭教徒,黑山也有兩成人口為伊斯蘭教徒。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為天主教。除此之外的所有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國,都是以壓倒性地以東正教徒為主。科索沃與以上全部斯拉夫族裔不同的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阿爾巴尼亞人佔多數及其阿爾巴尼亞語。
在二戰以前,巴爾幹地區民族分布是在伊斯蘭教的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與天主教的哈布斯堡君主國(Habsburg Empire)、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的混戰中形成的。中古克羅地亞王國在1102年與匈牙利合併,此後再隸屬於哈布斯堡君主國;這個聯盟維持了八百多年,到1918年奧匈帝國戰敗才解散。鄂圖曼帝國於1453年定都伊斯坦堡,其曾於1389年與塞爾維亞王國於科索沃交戰,並最終於1459年消滅塞爾維亞王國。鄂圖曼帝國接着在1529年和1683年兩次圍攻維也納不下,被迫退回匈牙利,1699年再退回到大致是今天克羅地亞和波斯尼亞國界的地方(見下圖)。哈布斯堡君主國得以鞏固其對今日斯洛文尼亞與克羅地亞的統治,並把從鄂圖曼帝國逃出來的東正教難民,安置在與鄂圖曼帝國的軍事化邊境上;又以減輕他們的稅務負擔,換取這些東正教民協助防務。斯拉夫人口的重心因此開始北移,塞爾維亞人大量定居於克羅地亞西部山區。1718年鄂圖曼帝國戰敗後,塞爾維亞短暫受哈布斯堡君主國統治,其後再於1739年由鄂圖曼帝國佔領,造成塞族人大量逃入哈布斯堡君主國境內。1804年和1815年塞爾維亞兩次起義,取得自治地位,並於1878年鄂圖曼帝國與俄國交戰敗北後獲得獨立。
1699年卡洛維茨條約後形勢,左上方鄂圖曼帝國疆界即今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國境。(作者提供)
二戰後的社會主義南斯拉夫,並不是第一個在多民族居住的中南歐地區摸索新型國家認同的政權。哈布斯堡君主國女皇瑪麗亞·泰瑞莎(Maria Theresa)因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Francis I)聯姻,所以又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后。她的顧問、貝多芬的好友、法學家約瑟夫·馮·索南費爾斯(Joseph von Sonnenfels)在1771年建議為多民族的哈布斯堡君主國提倡一種新愛國主義,其基礎不是種族或文化、語言,而是對帝國共同的法律(即憲制)效忠,條件是帝國法律能為子民提供幸福,子民對失去這種幸福的恐懼將使得他們奮力捍衛祖國。(Judson, 2016)這為瑪麗亞·泰瑞莎之子、哈布斯堡奧地利大公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Joseph II)的行政管治改革提供了基礎。約瑟夫二世在1781年廢除了貴族對農奴的許多權力,又頒布 «包容專令»(Patent of Toleration),解除了對新教和東正教的一些職業、經濟和教育上的限制,初步允許信仰自由,並批准建立教堂;翌年又頒布《包容敕令》(Edict of Tolerance),解除對猶太人的諸多限制,但並不包括猶太人最多的加利西亞(Galicia)地區。他亦建立了一套現代的中央集權行政體系,消除了地方行政混亂的局面,並且首次向公務員和法官定額發薪,以防止腐敗,同時建立起有系統的司法程序,甚至設置祕密警察,並改革稅制。約瑟夫二世為了提高行政效率,迫使匈牙利地區(包括捷克、克羅地亞等地)官僚改用德語,馬上引起匈牙利貴族、教會不滿。哈布斯堡君主國走向官僚主義時代;一百多年後,社會主義南斯拉夫將與這個官僚主義鬥爭;但允許南斯拉夫有效進行管治的,正是哈布斯堡王朝所遺留的行政基礎。
瑪麗亞·泰瑞莎之子、哈布斯堡奧地利大公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Joseph II)。(網絡圖片)
1809-13年間,拿破崙派兵東進,統治克羅地亞東部沿海地區,但並未超越哈布斯堡與鄂圖曼帝國在克羅地亞、波斯尼亞的邊境,戰後這些地區又復歸哈布斯堡統治。1848年,歐洲多國發生革命,影響法國、德意志各國、丹麥、意大利和哈布斯堡統治下的匈牙利、波蘭、捷克、羅馬尼亞、烏克蘭等地。剛在革命中從奧地利獲取獨立的匈牙利,革命政權國會下令,各族人民如要成為匈牙利國民,便需要講匈牙利語。這馬上引起克羅地亞人的不滿,要求在匈牙利內部實現自治;羅馬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都相繼提出語言和行政自主的口號,使匈牙利當局大為惱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於是起義。(Judson, 2016)在革命中,克羅地亞議會(Sabor)選出曾在與鄂圖曼帝國戰鬥中立下戰功的少將約瑟夫‧耶拉西奇伯爵(Josip Jelačić)為總督,但耶拉西奇為了討好哈布斯堡維也納中央政府,派兵鎮壓了匈牙利的革命政權。哈布斯堡王朝得到挽救,耶拉西奇也於1859年在任總督期間逝世。好景不常,1859年,哈布斯堡君主國在其意大利領地戰敗於法軍和法國支持的意大利獨立軍手上,1866年與普魯士戰鬥中又慘敗,王朝面臨崩潰,只好與匈牙利民族主義者妥協,在1867年成立奧匈帝國,恢復匈牙利王國的地位;奧地利、匈牙利政府分家,各有自己的議會和首相。翌年《匈牙利──克羅地亞協定》生效。按照規定,克羅地亞總督由匈牙利首相推薦,經匈牙利國王批准上任,並對克羅地亞議會負責;克羅帝亞同時可以參加匈牙利國會,佔總442席的40席。克羅地亞自此實現有限度自治。
少將約瑟夫• 耶拉西奇伯爵。(作者提供)
在巴爾幹各國的民族主義歷史觀點中,鄂圖曼帝國經常被指要負上使巴爾幹地區文化社會程度倒退的責任,尤其是它阻礙巴爾幹地區迎接一海之隔在意大利發生的文藝復興,使得波斯尼亞、科索沃等地肩負沉重的「落後包袱」。而在二戰後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史觀,為了證明共產政權對社會發展貢獻良多,鐵托等人也有必要強調過去的落後性,結果與民族主義史觀重合。(Todorova, 1996)甚至鄂圖曼帝國最先進、最包容的「米利特」(族群自治)制度,由於允許斯拉夫人信仰不同宗教,使用不同的文字,也被指阻礙了巴爾幹民族的同質化。(Rusinow, 1996)其實鄂圖曼帝國的管治並不非完全反動。鄂圖曼帝國並沒有強制人民改信伊斯蘭教,蘇丹穆罕默德二世(Mehmet II)也在1463年下令保護波斯尼亞的羅馬天主教會。儘管如此,改信伊斯蘭教還是會帶來一些額外權益。在拜占廷亡國後,東正教一直缺乏羅馬天主教般的龐大資源和指揮系統,所以在波斯尼亞,東正教斯拉夫人改信伊斯蘭教的比率就很高。伊斯蘭教徒迅速成為波斯尼亞城市主要人口。1520-30年鄂圖曼帝國人口普查發現,薩拉熱窩市內1024戶中全數為伊斯蘭教徒。穆斯林斯拉夫人成為當地統治精英,嚴守地方自治原則,甚至長年阻止鄂圖曼蘇丹的欽差大臣在薩拉熱窩辦公,又坐擁大量土地,並聘用東正教、天主教徒為雇農,使得宗教分野與階級界線重疊。(Rusinow, 1996)但與歐洲中古國家不同的是,鄂圖曼帝國下的雇農並不是農奴。(Todorova, 1996)單是這點就已經比中古時期歐洲主要國家來得進步。
1878年,奧匈帝國趁鄂圖曼帝國與俄國交戰和波斯尼亞起義,派兵佔領當地,並將其視為奧匈帝國唯一的殖民地。奧匈帝國推動「波斯尼亞民族」身分,而不少波斯尼亞精英也在克羅地亞薩格勒布(Zagreb)或維也納留學,並推動波斯尼亞文化現代化。(Rusinow, 1996)為了壓制泛斯拉夫民族運動,並消除鄂圖曼帝國在立憲革命後收回波斯尼亞的幻想,奧匈帝國在1908年宣布正式合併波斯尼亞。1910年2月,波斯尼亞頒布憲法,成立議會。當時奧匈帝國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對斯拉夫人富有同情,醞釀將波斯尼亞變成奧匈帝國內的第三個「斯拉夫王國」。(Judson, 2016)然而這並不能阻止他和夫人蘇菲在1914年6月28日於薩拉熱窩遭到暗殺,其幕後黑手是一個由波斯尼亞和塞爾維亞人組成的南斯拉夫統一主義組織「黑手黨」(Black Hands)。隨後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王國宣戰,歐洲各國加入戰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要為刺殺案負上責任的泛斯拉夫主義運動,萌芽於十八世紀末,成型於1848年革命中在布拉格舉行的「斯拉夫大會」(Slavic Congress)。此後泛斯拉夫運動以各種型態出現,包括在哈布斯堡君主國各地成立,提倡體育和武裝自衛的制服團體「索科爾」(Sokol,隼鳥),其會歌 「嗨,斯拉夫人!」(Hey, Slavs!)在二戰後成為南斯拉夫的國歌。這個組織亦舉行了萬人團體操(Slet),這種集體運動最後獲得蘇聯廣泛採用,並為其他共產國家所採納,北韓現在是少數還保留此傳統的國家,以「阿里郎節」團體操聞名,但鮮有人追溯其於泛斯拉夫運動的起源。